“工具人”觉醒
长界九校的张老师还不到三十,却已经是有八年教龄,课程教的好,校长信得过的“老教师”,主要负责语文课。走访聊天时,她向我们讲过自己的小困扰:有时早上起床,想着今天要教学生读哪些字,检查哪篇背诵,布置什么作业,会忽然恍惚,有种时空错位的混乱感,仿佛一切都经历过...但转念一想,也对,自己确实带曾经的学生做过相同的事情。随着教学经历积累,重复体验也越来越频繁,张老师感觉自己已经是教育流水线上的“工具人”。
(图片来自音画班级创作活动“班主任日记”中的引导图)
不想自己的人生总在重复,所以当音画项目进入长界九校后,张老师主动向校长申请了美术课的教学任务。回忆主动报名的原因,张老师说课程设计的主题很有趣,不要求孩子模仿老师,上课压力小,创作也会有惊喜。虽然语文课还是教同样的知识,但美术课上孩子们不同的作品,会让自己感到生活和工作是新鲜的。另外音画保证非艺术背景的老师也能快速上手,也是自己愿意报名的原因,张老师说的时候,顽皮的一笑。
我们听到的时候也笑的开心,因为在过去一年,我们收获了许多,来自这位曾经对艺术教育不太有自信的老师的分享反馈,她现在跃跃欲试,想报名音画新发起的艺术课程乡村教师共创计划,创造属于当地的艺术课程,不愧是对新鲜生活充满向往的“老教师”~
(张老师现在艺术课堂轻车熟路生动活泼,经验分享真材实料语重心长)
音画尊重教育流水线的现状,它的存在有着合理性。但我们也期待着更多流水线上的“工具人”能够觉醒,在流水线保持作业的同时,给这条流水线,也给自己和孩子,添上缤纷色彩。
上一章: 你看,这些好青年
下一章: 无